




尼达尼布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药物。它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来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尼达尼布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并且在一些国家被纳入医保目录,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不同地区的购买渠道和价格存在差异。本文将详细介绍尼达尼布的购买渠道和价格,以及使用该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尼达尼布已经在中国上市,患者可以通过医生开具的处方在国内的各大医院购买到该药物。尼达尼布有两种主要规格:150mg/30胶囊和100mg*60胶囊。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国内尼达尼布的价格如下:
虽然尼达尼布已经纳入医保目录,但各地医保报销标准不同,因此医保报销后的具体价格会有所差异。患者可以到当地医院药房或药店咨询具体的医保报销情况。
除了国内购买渠道,患者还可以选择从海外购买尼达尼布。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生产的尼达尼布在土耳其的销售价格较低,具体如下:
这些价格相对较低,但患者需要考虑购买过程中的运输费用和时间成本。此外,患者可以通过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的帮助,更加方便地购买到尼达尼布。
目前,尼达尼布已有仿制药上市,价格相对更低。例如,印度BDR和Glenmark生产的尼达尼布价格如下:
仿制药的价格优势明显,但患者在购买时应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最好选择有信誉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
尼达尼布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肝酶升高和药物性肝损伤。因此,患者在开始使用尼达尼布治疗之前,应在治疗前三个月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红素。如果患者报告了可能表明肝损伤的症状,如疲劳、厌食、右上腹部不适、尿黑或黄疸,应立即进行肝脏检查。
如果肝酶升高超过1.5倍正常值上限(ULN),但无中度肝损伤(Child-Pugh B)迹象,可中断治疗或将剂量降低至100mg,每日两次。当肝酶恢复至基线值时,可以重新使用降低剂量(100mg,每日两次)治疗,随后可增加至完整剂量(150mg,每日两次)。如果肝酶升高超过1.5倍ULN,或有中度肝损伤(Child-Pugh B)的体征或症状,应停用尼达尼布。
尼达尼布常见的胃肠道副作用包括腹泻和恶心、呕吐。大多数患者出现的腹泻为轻度至中度,通常发生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如果患者出现腹泻,应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进行治疗。如果腹泻持续,考虑减少用药剂量或中断治疗。对于经过适当支持治疗(包括抗呕吐治疗)后仍持续出现恶心或呕吐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剂量或中断治疗。
恢复用药时,可以以全剂量(150mg,每日两次)恢复,也可以降低剂量(100mg,每日两次),随后增加至全剂量。如果严重腹泻、恶心或呕吐持续存在,应停止使用尼达尼布治疗。
尼达尼布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在临床试验中得到充分研究,因此不建议在儿童中使用。对于老年患者(≥65岁),与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相比,未观察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总体差异。然而,对于≥75岁的患者,更有可能需要通过降低剂量来管理不良反应。
对于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Child-Pugh A级),应谨慎使用尼达尼布。对于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不建议使用尼达尼布治疗。此外,尼达尼布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已知出血风险的患者中使用时,应评估预期益处是否超过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尼达尼布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