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吡非尼酮(Pirfenidone)在中国的上市时间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其在中国的上市标志着中国患者有了更多治疗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吡非尼酮在中国的上市历程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吡非尼酮由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Shionogi & Co., Ltd.)研发,于2008年10月16日获得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的批准上市,商品名为Pirespa。随后,该药物分别于2011年2月28日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批准,2014年10月15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商品名为Esbriet。
吡非尼酮在中国的上市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2011年,吡非尼酮获得了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现为NMPA)颁发的新药证书,并于2013年12月25日正式获得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件。2014年3月,吡非尼酮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商品名为艾思瑞。这一上市填补了中国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领域的空白,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2019年,吡非尼酮被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不仅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也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这一创新药物。截至2025年,吡非尼酮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稳定,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吡非尼酮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异常、精神神经系统反应、肝脏损害、血液系统异常和严重过敏反应。其中,皮肤反应如光过敏症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红斑等症状。消化系统反应主要包括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腹泻等。循环系统异常则可能表现为心动过速。精神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嗜睡、晕眩、行走不稳感、头痛等。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检查异常,严重时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血液系统异常包括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严重过敏反应如面部肿胀、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需要立即就医。
吡非尼酮不推荐用于孕妇及可能怀孕的女性,因为药物对胎儿的风险尚不明确。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应避免母乳喂养,以免影响新生儿的体重增加。此外,老年人和儿童使用吡非尼酮时应谨慎,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用药注意事项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开日光或紫外灯的照射,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穿着防晒衣物或使用遮阳伞。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肝脏损害。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联系医生。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吡非尼酮在中国的上市时间和用药注意事项。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