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达尼布(Nintedanib),商品名为OFEV,是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的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药物。该药物于2017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于2020年3月1日被纳入中国医保目录。目前,尼达尼布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和药房有售,患者可以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获取该药物。
尼达尼布自2017年9月在中国正式上市以来,已逐渐成为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重要药物之一。该药物的上市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尼达尼布在国内的医保中保价格因不同生产企业而异,医保报销比例的不同也会导致最终支付价格的差异。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尼达尼布的医保中标价格大致如下:
具体的医保报销比例和最终支付价格需根据患者所在地的医保政策而定。患者在购买时,应咨询当地医院或药房的具体价格信息,以确保获得准确的价格。
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或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尼达尼布。在购买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药品的真伪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到假药或劣药。同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以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
尼达尼布作为一种处方药,患者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用药注意事项。
尼达尼布可能会引起肝酶升高,甚至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因此,在开始使用尼达尼布治疗之前,患者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红素。在治疗的前三个月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之后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定期监测。
如果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如疲劳、厌食、右上腹部不适、尿黑或黄疸等症状,应立即进行肝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剂量或中断用药。
尼达尼布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和呕吐。腹泻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通常出现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患者在首次出现腹泻症状时,应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进行治疗。如果腹泻持续,应考虑减少用药剂量或中断治疗。
对于出现恶心或呕吐症状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抗呕吐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可能需要减少剂量或中断治疗。恢复用药时,可以以全剂量(150mg,每日两次)恢复,也可以降低剂量(100mg,每日两次),随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逐步增加至全剂量。
尼达尼布可能会增加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因此在使用尼达尼布治疗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如已知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时,应特别谨慎。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的迹象或症状,应考虑中断治疗。
尼达尼布还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已知出血风险的患者中使用尼达尼布时,应评估预期益处是否超过潜在风险。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和血液系统的检查,以监测潜在的风险。
通过遵循上述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尼达尼布的不良反应,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