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是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它是由美国Abraxis BioScience公司研发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通过独特的纳米技术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2005年,Abraxane获得美国FDA批准,首个适应症为转移性乳腺癌,随后逐渐扩展到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等。2008年,Abraxane正式获批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恶性疾病治疗的重要选择。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的主要成分是紫杉醇,这是一种抗微管药物,通过稳定微管网结构,阻止细胞分裂,从而发挥抗癌作用。Abraxane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白蛋白结合型技术,使得药物能够更有效地到达肿瘤部位,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目前,Abraxane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包括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
Abraxane适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具体包括:
Abraxane的用法用量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常见用法如下:
严禁与其他紫杉醇制剂相互替代,输注期间需密切监测输注部位是否出现外渗或药物浸润。将注射用紫杉醇输注时间限制在30分钟内可降低输液相关反应的风险。对曾发生注射用紫杉醇严重超敏反应的患者应考虑预处理。对发生严重超敏反应的患者禁止再次使用。
注射用紫杉醇的严重骨髓抑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剂量依赖性。使用注射用紫杉醇治疗期间需通过频繁全血细胞计数监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乳腺癌患者需在治疗第1天监测,肺癌及胰腺癌患者需在第1、8、15天监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00/mm³患者禁用。治疗中若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³持续≥7天),乳腺癌和肺癌患者需减量;胰腺癌患者需暂停治疗直至中性粒细胞≥1500/mm³或血小板≥100,000/mm³。
感觉神经病变与剂量和疗程相关。乳腺癌患者出现≥3级神经病变需暂停至恢复至1-2级后减量;肺癌及胰腺癌患者需恢复至≤1级后调整剂量。
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时,胆管梗阻或支架植入患者风险增加。出现发热(无论中性粒细胞水平)需立即启动广谱抗生素,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需暂停治疗至恢复后减量。联合治疗中需密切监测肺炎症状,疑似病例暂停用药,确诊后永久停药。
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患者禁用,对其他紫杉类药物过敏者需谨慎使用。
总胆红素>5×ULN或AST>10×ULN患者禁用,胰腺癌患者总胆红素>1.5×ULN需调整剂量。肝功能不全患者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毒性。
孕妇禁用,可能导致胎儿损伤。育龄女性需避孕至末次用药后6个月,男性患者伴侣需避孕至末次用药后3个月。尚未确定儿童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某些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和关节痛,需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副作用。轻度至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针对重度肾功能损害或终末期肾病,尚无足够数据支持剂量调整。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需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
紫杉醇的代谢主要由CYP2C8和CYP3A4酶催化。与CYP2C8或CYP3A4的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时需谨慎,可能会影响紫杉醇的暴露和毒性。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是一种高效的抗肿瘤药物,通过白蛋白结合型技术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监测各项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