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米替尼(达伯坦)是一种靶向性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具有FGF2/FGFR基因融合或突变的胆管癌患者。该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的活性,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存活,从而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以下是关于培米替尼(达伯坦)的详细说明书、医保、价格、疗效及副作用的相关信息。
培米替尼(达伯坦)主要用于治疗胆道系统肿瘤,特别是具有FGF2/FGFR基因融合或突变的胆管癌患者。研究表明,这类患者对培米替尼的反应较好,能够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具体适应症包括:
培米替尼于2022年4月6日在中国上市,但尚未进入中国医保目录。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购买该药,如遇药物紧缺,可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市场上的培米替尼主要有以下几个版本:
推荐剂量为13.5mg,每日一次口服给药,连续服用14天,随后停药7天,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建议在服药日大约同一时间段服药,本品可空腹或随餐口服。须整片吞服,请勿压碎、咀嚼、切开或溶解药片后服用。如果漏服时间超过4小时或更久的时间,或服药后出现呕吐,当日无需补服,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用处方剂量的药物即可。
培米替尼与强效或中效CYP3A诱导剂合并使用可降低培米替尼血浆浓度,可能会降低培米替尼的疗效。因此,应避免合并使用培米替尼与强效或中效CYP3A诱导剂。同样,培米替尼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合并使用可增加培米替尼血浆浓度,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如果无法避免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合并使用,则需降低培米替尼剂量。
培米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磷血症、脱发、腹泻、指甲毒性、疲劳、吞咽困难、恶心、便秘、口炎、干眼、口干、食欲下降、呕吐、关节痛、腹痛、低磷血症、背痛和皮肤干燥。对于髓系/淋巴系肿瘤伴FGFR1重排的患者,最常见(≥20%)的不良反应还包括皮疹、贫血、鼻出血、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四肢疼痛、食欲减退、皮肤干燥、消化不良、视力模糊、周围水肿和头晕。
在CIBI375A201研究中,仅1例(3.2%)患者为65岁或以上,无患者为75岁或以上。在INCB 54828-202研究中,31.5%的患者为65岁或以上,7.5%的患者为75岁或以上。在这些患者与65岁以下患者之间,未观察到安全性或有效性的总体差异。老年患者在使用培米替尼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培米替尼(达伯坦)作为一种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为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潜在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