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拉替尼(Lorlatinib),也被称为劳拉替尼或博瑞纳,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它通过抑制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突变来发挥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对其他ALK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洛拉替尼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以及使用该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洛拉替尼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肿瘤标本中ALK阳性标志的存在,医生会选择洛拉替尼作为治疗方案。这种药物特别适用于那些对其他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艾乐替尼、布加替尼等)产生耐药性的患者。
洛拉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00mg,每日一次口服,可以与食物同服或不与食物同服。患者应持续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以下是具体的用法指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调整洛拉替尼的剂量。例如,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剂量。常见的剂量调整方式包括从100mg减至75mg,再减至50mg。具体调整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
洛拉替尼是一种中度CYP3A诱导剂,可以降低CYP3A底物的浓度,这可能会降低这些底物的疗效。因此,应避免洛拉替尼与某些CYP3A底物同时使用,尤其是那些微小浓度变化可能导致严重治疗失败的药物。如果不可避免地同时使用,应根据批准的产品标签增加CYP3A底物的剂量。
洛拉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肿、周围神经病变、体重增加、认知功能影响、疲劳、呼吸困难、关节痛、腹泻、情绪障碍等。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用药或调整剂量。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使用洛拉替尼时需特别注意:
总之,洛拉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