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也被称为Mulpleta或稳可达,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新型口服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这种药物通过模拟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TPO)的作用,促进血小板的生成,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芦曲泊帕于2015年在日本首次获得批准,随后在美国和欧盟获得批准,现已在中国上市并进入医保目录。
芦曲泊帕通过作用于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的跨膜结构域,激活信号转导途径,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最终增加血小板的生成。这种机制与内源性TPO相同,但芦曲泊帕具有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更稳定的血药峰浓度,不受饮食状态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芦曲泊帕主要用于计划接受手术(包括诊断性操作)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因慢性肝病导致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水平,增加了手术中的出血风险。芦曲泊帕能够显著提高血小板计数,降低手术中的出血风险,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芦曲泊帕具有多种优势,包括:
这些特点使得芦曲泊帕成为治疗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优选药物。
芦曲泊帕属于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与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在接受芦曲泊帕治疗的患者中,已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报道。因此,对于存在血栓栓塞已知风险因素(如遗传性血栓前状态)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芦曲泊帕,并在潜在受益超过潜在风险的情况下才使用。
在使用芦曲泊帕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治疗开始前以及术前两天内应监测血小板计数,以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如果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或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停药。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芦曲泊帕。妊娠女性用药时应权衡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安全性的情况下,应避免在妊娠期间使用芦曲泊帕。
虽然芦曲泊帕不受食物和大多数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但仍建议患者在使用芦曲泊帕期间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同时使用。在使用任何新的药物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芦曲泊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其独特的机制和优势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血栓形成风险、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及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以确保患者的最佳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